首页 资讯 正文

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

体育正文 253 0

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

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

7月3日上午,由(yóu)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、国铁南宁局代建、中铁一局承建的柳梧铁路最长隧道——紫荆(zǐjīng)瑶山隧道顺利贯通,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。截至目前,全线54座(zuò)隧道已(yǐ)贯通50座,项目建设有序推进。 紫荆瑶山隧道穿越广西大瑶山南麓,进口位于(wèiyú)武宣县东乡镇,出口位于桂平市紫荆镇。隧道全长8888米,下穿有高速公路、河流、浅埋沟谷、富水(fùshuǐ)地带、风景名胜区、二级水源(shuǐyuán)保护区等高风险区域段落长,部分段落拱顶坍塌及涌水突泥(ní)风险极高,被评估为I级高风险隧道,是全线(quánxiàn)重难点控制性工程,施工难度大。 “隧道(suìdào)进口总体埋(mái)深仅有4~12米,成洞困难。受连续阴雨(yīnyǔ)天气(tiānqì)影响(yǐngxiǎng),地表(dìbiǎo)下沉严重,单日最大沉降量达17厘米,容易造成支护变形,犹如在豆腐中挖隧道。”中铁一局柳梧铁路LWXQ标项目负责人蔡永昌说。隧道掘进过程中,施工单位严格遵循“短进尺、弱爆破、管超前、严注浆、强支护、勤量测”的施工原则,采取“地表预加固+微台阶快速封闭+强锁脚”的施工方法,增强土体的稳定性,减小对围岩(wéiyán)的扰动,强化支护体系整体性,确保施工安全可控。 国铁南宁局柳州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付振华介绍,隧道施工过程中,施工团队(tuánduì)推广应用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设备、掌子面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等(děng)创新设备设施,并开发了铁路隧道长距离掘进(juéjìn)智能爆破与(yǔ)热尘微环境控制成套关键技术,有效防范各类风险(fēngxiǎn)。截至隧道贯通,累计申报各类专利10项,编写工法(gōngfǎ)4项,为此类隧道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 作为柳州至广州(guǎngzhōu)铁路(tiělù)重要组成部分的柳梧铁路是国铁I级、双线电气化、客货共线铁路,全长238.167公里(gōnglǐ),设计(shèjì)速度目标值为160公里/小时,途经柳州、来宾、贵港、梧州四市,共设10个车站(zhàn)。“当前,柳梧铁路累计已完成建设投资235亿元,占总投资的69.4%,站前工程的路基、隧道、桥梁工程(qiáoliánggōngchéng)均已完成设计总量的九成左右,站后‘四电’工程已全面铺开。项目建成通车后,将对完善区域铁路交通运输网,带动沿线(yánxiàn)地区经济发展(fāzhǎn)等具有(jùyǒu)重要意义。”广西柳梧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廷球说。(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)
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